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廈門館六大亮點閃耀,盡顯海上花園魅力

149 Views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博會:廈門館六大亮點閃耀,盡顯海上花園魅力

第十五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於10 月 31 日盛大開幕。本屆文博會廈門館以「海上花園、樂動廈門」為主題靈感,通過音樂、影視、藝術、設計、產業對接、傳播六大版塊,精彩呈現廈門文旅產業新貌。

在音樂版塊,廈門館變身持續的「演藝場」。開館儀式上,金雞獎最佳戲曲片提名電影《阿搭嫂》主演吳晶晶到場推介,金蓮昇高甲劇團帶來《福祿壽》高甲戲現場互動,熱鬧非凡。展會期間,鼓浪嶼雷厝樂隊器樂合奏、歡喜樂隊國潮流行樂琵琶演奏、廈天樂隊和十里長堤課代表的流行樂表演、開心麻花沈浸式互動喜劇等輪番上演,精彩不斷,盡顯廈門文化底蘊與活力。

廈門館精心打造「聲音地圖」,涵蓋六區經典音樂地標。展廳音樂專區展牆播放的 3 個主題視頻,集結 9 個廈門經典音樂作品,魅力非凡。「漫步廈門」主題,本土樂隊創作的音樂如海風般清新,充滿城市活力;「古典韻律」主題,展現廈門被中西音樂長期浸潤的歷史底蘊和獨特氣質;「閩南新尚」主題,則彰顯閩南音樂創新與融合的精神。展桌上廈門音樂盛事集錦體現流行音樂年輕活力,從馬鑾灣音樂海岸、泡泡島音樂與藝術節到鼓浪嶼音樂季,令人沈醉。另一側展牆上 20 幅星巢越中心音樂活動海報,訴說著廈門音樂演藝產業的蓬勃發展。

在經典影視版塊,廈門自上世紀初就成為電影創作靈感源泉,後又成為國內外影視創作重要基地。展廳內「廈門影視檔案」精選《西虹市首富》《開端》等 10 部在廈門取景或廈門公司出品的經典影視作品,讓觀眾通過光影感受廈門歷史文化。「廈門影視大事記」通過 14 個時間節點、5 個古董電影裝置、2 幅圖像,回顧影視劇行業重要事件。星巢越中心的 5 件影視裝置跨越百年,包括 1900 年美國大皮腔相機、1930 年代稀有美國歐文 IRWIN 電影放映機等。展廳還設有金雞獎打卡點,海報柱 6 張金雞海報展現金雞獎在廈門落戶 6 年歷程,影視牆 5 部混剪影片展示中國電影成就,增強文化自信。現場《沈浸廈門》數字影棚以三維立體畫面,讓演員和觀眾進入虛擬空間體驗,技術團隊 EnMeta 製作的廈門航拍影像,讓觀眾站在 LED 舞台上如臨廈門上空。

藝術設計方面,廈門是藝術創作的寶地。作為廈門文旅優品甄選平台,在廈有禮 XMENLY 不僅展出創立一年來打造的文旅優品,還帶來「圖樣廈門的 100 種可能」展覽,16 位藝術家的 20 余件展品展開無限創意。在廈門廣電集團、廈門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支持下,在廈有禮攜手多方發起「圖樣中的廈門——圖樣廈門共創行動」,從不同維度挖掘廈門城市人文新視角。文博會期間廈門館展場內招商對接會同步展開,藝術為產品賦予多種價值,促進城市文旅產業發展。

產業對接版塊,廈門從古老漁村發展而來,600 多年間多種文化在此交匯,形成獨特城市特色與文化基因。文博會現場,廈門館文旅產業招商手冊受企業家關注,廈門優良營商環境和優越地理位置吸引眾多「城市合伙人」,共同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城市。

網絡直播方面,今年文博會期間,廈門文旅融媒體打造實況新聞中心,向 69 個平台分發視頻信號,並邀請參展代表進直播間,24 小時呈現精彩內容。

廈門館門頭設計別具一格,似張開雙臂的白鷺飛過海峽兩岸,又像閩南古厝檐廊,象徵對家鄉的眷戀。館內還設有「早茶晚咖」體驗區,傳遞廈門生活方式。文化是旅遊與創意核心,多元文化交融為廈門文旅產品帶來創新靈感,推動城市文旅蓬勃發展。

衛視新聞中文台 記者 陳志成 鄭凱綺/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