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寜那雲天空之城:礦坑蝶變共富城,農文旅融合的奇迹

6.3k Views
景寜那雲天空之城:礦坑蝶變共富城,農文旅融合的奇迹
景寜那雲天空之城:礦坑蝶變共富城,農文旅融合的奇迹。(圖/網路翻攝)

記者陳芃/浙江麗水報導

在浙江麗水景寧的浙南畲鄉群山之中,一座廢棄鐵礦重生的“天空之城”——那雲天空之城,正書寫著生態轉型的傳奇。這座網紅地標年均接待過夜遊客超過10萬人次,曾是滿目瘡痍的包山鐵礦礦區。然而,通過創新思路和生態修複,它成功轉變爲一個集湯泉、旅宿、康養、藝術等八大業態於一體的共富樣板。

在過去的幾年里,景寧創新提出了“生態修復+業態跨界”思路,吸引社會資本投入改造,開啓土地重生之旅。在項目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復墾土地8.36萬平方米,達到了83.55%的復墾率,新植苗木4600餘株,爲2.8萬平方米礦區披上綠裝。廢石材料被就地利用,畲族傳統夯土技藝與懸崖、山林、雲水等自然元素相融,打造出特色空間,昔日礦井礦道變身沈浸式體驗區。這些舉措成功地讓工業遺産在生態修復中煥發新生,並入選全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轉換典型案例。

景寜那雲天空之城:礦坑蝶變共富城,農文旅融合的奇迹。(圖/網路翻攝)

文化是文旅融合的靈魂。那雲天空之城內的畲族非遺工坊,爲遊客提供了鳳凰彩帶編織、銀器手作、菌菇泥塑等體驗活動。畲族婚俗展演、民歌對唱常態化上演,“畲族公主”旅拍成爲年輕遊客追捧的潮流。非遺文化從展台走進生活場景,與農業的碰撞更催生出獨特魅力。景區串聯敕木山古茶道、惠明寺禪茶文化打造茶旅專線,遊客可參與“祭茶喊山”古俗,親歷採茶制茶全流程,感受“茶以山名、山以茶顯”的千年底蘊。這使得“非遺+農業”的深度綁定讓文旅體驗更具質感。

而創新的業態更是那雲天空之城成功的重要因素。景區構建起豐富多樣的業態體系,爲遊客提供各種體驗和服務。無論是親子家庭需要的農耕研學,年輕人鍾愛的懸崖露營、星空派對,還是吸引中老年遊客的森林康養,都能在景區內找到。依托四季農耕與民俗特色,景區打造了全季節文旅IP:春季採茶制茶、夏季避暑康養、秋季豐收節慶、冬季溫泉賞雪,“一季一主題”的運營模式大幅提升遊客複訪率。

從生態“傷疤”到共富樣板,那雲天空之城的成功實踐證明了生態保護、文化傳承與經濟發展可以相得益彰。這個懸崖上的文旅地標,已經成爲畲鄉百姓增收的“金山銀山”,也爲山區縣鄉村振興提供了可複制、可推廣的生動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