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妄想「媳婦偷我的錢」結果是「失智症」

1.7k Views
老翁妄想「媳婦偷我的錢」結果是「失智症」

記者陳靜安/台中報導

78歲李姓老翁個性樂天開朗,但近兩年來,頻頻出現異常行為,例如總愛重提往事、吃過飯卻抱怨沒煮菜,最近甚至懷疑媳婦偷藏錢又在飯裡下毒…,兒子無奈之下陪同前來就診,醫師檢查後,確認是「失智症合併精神行為症狀」,經給予藥物治療後,狀況逐漸改善,家庭氣氛也恢復融洽。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精神科醫師吳佳錚指出,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的腦部退化性疾病,常見的症狀不只有記憶衰退、判斷力下降、語言或方向感變差等「認知功能障礙」之外,也會伴隨出現憂鬱、焦慮、失眠、躁動、妄想與幻覺這類「精神行為症狀」,往往讓患者與照顧者都陷入巨大壓力,導致家中爭吵不斷,一度要發生肢體衝突,讓家庭氣氛緊繃到極致。

由於家人們十分困惑與挫折,每個人幾乎都身心俱疲,因此不得不求助就醫,經透過認知功能量表篩檢後,察覺患者短期記憶已有明顯退化跡象,進一步安排抽血與腦部核磁共振影像檢查,也發現他的大腦顯著萎縮,最終確診為輕度失智症合併憂鬱與妄想等精神行為症狀。  所幸經溝通後,患者願意接受接受「抗失智藥物」、「抗憂鬱劑」及「抗精神病藥物」的多方治療,並透過醫療團隊向家屬說明照顧技巧與情緒支持的衛教指導,患者數月後病情逐漸穩定,記憶退化的速度有所延緩總算讓家庭生活回歸平靜。

吳佳錚醫師呼籲,許多長輩因病識感缺乏,不認為自己生病,照顧者若採取責備、糾正或強硬對抗,反而會引發更多衝突,因此治療的第一步就是學習理解失智症的本質與症狀,若能提早發覺上述症狀,盡早就醫評估,就能有效延緩病程、穩定情緒、減輕家庭負擔,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才能與疾病和平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