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舉辦2025年僑賀新春活動暨華僑華人與海外粵菜歷史文化展

13.7k Views
廣州舉辦2025年僑賀新春活動暨華僑華人與海外粵菜歷史文化展

1月17日,“我和祖國有個約會”——2025年僑賀新春活動暨“食單寄僑情 粵味解鄉愁”華僑華人與海外粵菜歷史文化展開展儀式在廣州華僑博物館舉行。廣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市人大常委會華僑外事民族宗教工委、市政協港澳台僑外事委、致公黨市委會、市僑聯、廣州酒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相關負責人,以及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僑界代表人士、華僑華人留學生、僑校師生約100人參加。

僑界賀新春:廣府文化、粵菜文化與華僑文化交相輝映

南國醒獅融武術、舞蹈、音樂於一體,集藝術性、競技性和觀賞性於一身,極具嶺南特色,備受海外華僑華人喜愛。伴隨著鏗鏘有力、節奏明快的鑼鼓聲,廣州“趙家獅”南國醒獅團和廣州空港實驗中學的龍獅團帶來了精彩絕倫的獅舞表演,為僑賀新春活動拉開了序幕。

廣州市僑辦負責人表示,2024年,我市各級僑務部門緊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服務僑胞主題,扎實推進新時代樞紐型僑都建設取得新成效,著力搭建華僑華人投資興業平台展現新作為,解決僑胞急難愁盼和助僑惠僑提出新舉措,全面建設廣府華僑華人精神家園實現新進展。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海外僑胞的熱情支持和積極參與。廣州華僑博物館與廣州酒家集團聯合舉辦華僑華人與海外粵菜歷史文化展,不僅展示華僑華人對粵菜在海外傳播中作出的重要貢獻,更能深刻感受到華僑華人這份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與赤子情懷。歡迎廣大僑胞朋友常回家看看,親身感受祖(籍)國的發展變化,共敘桑梓之情,共商興昌大計,共享發展成果。

廣州酒家集團負責人介紹,粵菜作為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源遠流長,博採中西,成為中華飲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張亮麗名片。對於身在海外的華僑華人,無論是清淡爽口的白切雞,還是濃香四溢的蒜香骨,每一道菜都承載對故鄉的思念,勾起他們對故土的無限眷戀。廣州酒家作為擁有9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素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的美譽,歷來重視粵菜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從1958年至今,廣州酒家作為“美食大使”已出訪47個國家和地區,演繹粵菜精髓,促進民間交流,受到廣泛好評。

金豬報喜福滿堂,切金豬,象徵著一年從頭斬(賺)到尾。啓動儀式上,海外僑領們攜手將金豬切開,寓意新年鴻運高照、事業蒸蒸日上。廣東烹飪協會秘書長閆濤分享了粵菜在海外的故事,探尋隱藏在美味背後的文化密碼。廣州酒家廚師團隊大秀粵菜技藝絕活,以精湛的刀工向觀眾展現粵菜非遺之美。23名海外華文幼師班學員傾情演繹印度尼西亞舞蹈,充滿東南亞熱情似火的異域風情。越秀區豪賢路小學學生帶來粵語童謠舞蹈《入蓮間》,彰顯廣府文化魅力。

活動現場還展示了一桌“蛇年新春賀年宴”。此桌宴席是廣州酒家與廣州華僑博物館深入挖掘海外中餐館相關歷史資料,根據博物館珍藏的洛杉磯華埠老店漢宮大酒樓菜單,在復刻其菜品基礎上,巧妙融入特色粵菜精心打造而成。菜品精緻美觀,色香味俱全,寓意美好。宴席菜單中的豆苗海參鮑片和生炒糯米飯兩款菜式,由廣州酒家廚師團隊在現場製作供大家品鑒,讓海外僑胞真切感受家鄉的熟悉味道。

本次活動得到了海外僑領的大力支持。美籍華人、展品捐贈人陳燦培先生從大洋彼岸發來祝賀視頻,生動講述了粵菜在美國的發展歷程,預祝展覽圓滿成功。美國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先生向在中國過春節的海外華文幼師班學員贈送了新春禮包。

舌尖上的鄉愁:近200件藏品見證粵菜走向世界

“中國人走到哪裡,中餐館就開到哪裡。”廣州毗鄰港澳、華僑眾多。粵菜這抹舌尖上的鄉愁,伴隨廣府人的腳步,在異國落地生根,成為維繫華僑華人社會的重要紐帶之一。

華僑華人與海外粵菜歷史文化展分為3個部分:第一部分:“粵味尋蹤”,追溯粵菜的歷史淵源與海外流傳;第二部分,“美味佳餚”,展示以粵菜館為代表的海外中餐館菜單上的原味粵菜、創新菜式以及中國地方傳統美食;第三部分“鄉愁印記”,通過解讀菜單上的文字與圖案,傳遞海外僑胞對家鄉故土的深深眷戀。

菜單是粵菜文化精髓與華僑記憶的鮮活見證。本次展出了包括紐約最古老粵菜館“旅順酒樓”等在內的一系列海外中餐館菜單。海外中餐館菜單樣式精美,綴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有龍、鳳、竹、蓮等美好寓意的傳統紋飾,配以“魚躍龍門”“一帆風順”等吉祥語或古詩詞,如美國紐約“荔枝灣餐館”菜單設計融合了荔枝元素,並使用“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詩句,令人一讀便知是粵菜館。

本次展覽由廣州市僑辦指導,廣州華僑博物館與廣州酒家集團聯合主辦,展出近200件海外中餐館菜單及相關藏品,其中大部分展品由陳燦培、李碧清夫婦捐贈。展覽還推出粵菜主題套色印章以及粵菜吉祥話轉盤等遊戲互動裝置,將持續至6月17日,歡迎市民遊客前來參觀打卡。

來源:廣州市僑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