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6 日,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博會在武夷山市武夷會展中心隆重開幕。本屆茶博會以“‘三茶’統籌·融合發展”為主題,“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為宣傳口號,規模盛大,展覽面積達 4.8 萬平方米,設置室內標準展位 2200 個,較上屆顯著增長15.8%,吸引了眾多目光聚焦於這座茶文化名城。
兩岸攜手,共襄茶業盛舉
茶博會作為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邀請了 8000 名採購商,較上屆增長 18%,其中 VIP 採購商 4658 名,參展商 850 家,增幅達 6%。台灣館更是備受矚目,設置 175 個展位,較上屆增加 17%,充分彰顯了兩岸茶產業攜手共進的決心與活力。此外,針對當地茶農需求,會展中心廣場特別設置規上茶企展示區和助農展區,共 200 個展位,為茶農提供展示與交流機會,促進地方茶業協同發展。
統籌“三茶”,展現多元魅力
本屆茶博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茶”統籌發展和兩岸融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搭建四大平台,致力於打造具有全國特色與國際影響力的茶業盛會。在文化賦魂方面,通過大地流彩—全國鄉村文化振興武夷行之非遺集市等活動,讓古老的茶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促進其“活”化利用,使更多人領略到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做強茶產業上,不僅組織了中華茶博苑、茶莊園等“三茶”統籌重點項目推介、簽約、奠基、開工等活動,還增設新茶飲展區,開展新式茶飲展銷對接,為茶產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提升茶科技方面,舉辦第四屆全國評茶師職業技能競賽總決賽、南台職工技藝交流等活動,並邀請院士、專家發佈最新科研成果,如《武夷岩茶岩骨花香特徵研究及技術應用》《建陽小白茶品質化學特徵與健康功能研究》等,推動茶產業科技水平邁向新台階。
創新驅動,拓展茶業邊界
茶博會圍繞全產業鏈展示茶業及茶衍生產品成果,積極開闢新興賽道,增設新茶飲展區,開展展銷對接與招商推介活動,並邀請專家就新茶飲行業發展進行主旨演講,探索茶業新的增長點。同時,拓寬優質渠道,邀請兩岸優質茶館主理人 100 強及高校專家、台青齊聚武夷山舉辦交流活動,導入 B 端優質代理商和渠道分銷商矩陣資源,有效解決了歷屆茶博會優質渠道資源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提升了武夷岩茶公用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茶旅融合,打造文旅新篇
深挖茶文化內涵,充分融入旅遊元素,茶博會邀請萬里茶道沿線城市參加,舉辦以“茶旅融合與跨境旅遊”為主題的萬里茶道合作交流會,促進沿線城市茶文化與旅遊資源的交流合作。還邀請“一帶一路”產茶國嘉賓,兩岸茶人、茶企和茶葉愛好者到武夷山國家公園 1 號風景道、最美茶旅線路體驗茶足徑、茶莊園、茶空間等,感受獨特的茶旅魅力。在武夷山度假區設置非遺集市,打造全新的茶文化體驗場景,讓非遺文化真正“活”起來,成為文旅經濟的一張靚麗名片。
“五茶”聯動,構建發展新格局
本屆茶博會通過舉辦中華茶博苑奠基儀式、“武夷山水·茶空間”推廣成果交流會、茶莊園簽約開工儀式,依託茶交中心舉行各類茶品拍賣活動等,全面展示南平“三茶”統籌發展的新亮點、新氣象,推動茶產業全方位、多層次發展,為海峽兩岸茶產業融合發展注入強大動力,也為中華茶文化在全球的傳播與交流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舞台。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博會的成功舉辦,不僅推動了兩岸茶產業在文化、經濟、科技等多領域的深度融合與創新發展,也為未來兩岸茶業交流合作描繪了更加宏偉的藍圖,讓人們對中華茶業的未來充滿期待。
中國海峽新聞網 記者 陳志成 編導 陳雲青/福建武夷山市釆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