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走出陰霾,感受花蓮的農村日常:琥珀原民食農趣旅遊

3.8k Views
花蓮走出陰霾,感受花蓮的農村日常:琥珀原民食農趣旅遊
花蓮走出陰霾,感受花蓮的農村日常:琥珀原民食農趣旅遊。(圖/主辦方提供)

記者吳浤睿/花蓮報導

花蓮在九月經過了馬太鞍堰塞湖溢流的嚴重打擊後,正在逐步恢復往日的活力。為了重新連結地方特色並推動永續觀光,花蓮縣政府啟動了「農業生態軸帶旅遊」計畫,於11月19-20日推出了「花蓮軸帶旅遊-琥珀原民食農趣」活動。

花蓮生機軸帶旅遊:重拾活力,感受土地新生。(圖/主辦方提供)

首站,我們來到了舞鶴台地的嘉茗茶園。這裡以蜜香紅茶聞名,老闆長期堅持無毒農法,與周遭山林維持和諧共存。參加者通過親手採茶、揉茶與品茶,體驗了茶葉從山坡到茶杯的旅程。茶葉的甘甜如老闆與老闆娘細心維護的天然茶園,讓人感受到花蓮農村的日常步調與温度。

花蓮文化之旅:親身感受節奏中的團結與感恩。(圖/主辦方提供)

接著,我們前往了木日光鶴岡文旦驛站,參加果園導覽與「柚子果醬DIY」。在市集,我們看到了花蓮在地的小農特色與手作魅力。夜幕降臨後,我們走入馬太鞍濕地展開夜間生態探險,感受到了另一種熱鬧的生態生命力。

花蓮掀起生機軸帶旅遊——重建中走出陰霾,原民食農趣見證土地復甦。(圖/主辦方提供)

在第二天的行程中,我們體驗了阿美族的傳統「巴拉告(Palakaw)生態捕魚法」,了解了部落與自然合作的方式,理解了「永續」在部落不只是口號,而是生活方式。午餐時,我們享用了「石頭火鍋」,感受到了山林中的自然風味。

原民食農趣見證花蓮土地復甦:馬太鞍濕地之旅。(圖/主辦方提供)

最後,我們進行了馬太鞍文化導覽,看到了部落與土地之間的緊密連結。以豐年祭的歌舞結束了兩天一夜的旅程,團員親身感受到了節奏中的團結與感恩。

此次旅遊不僅讓參加者欣賞了花蓮的壯麗山海,也讓他們從食農、文化到生態,實際感受到了在地永續理念的核心精神。花蓮正在以嶄新的姿態迎接更多可能,從重建中走出陰霾,原民食農趣見證土地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