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以“雙碳引領·生態共治:促進兩岸綠色融合發展”為主題的第六屆海峽城市環境論壇在福州喜來登酒店盛大啓幕。作為響應中央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重要學術盛會,論壇為期三天,匯聚兩岸及海內外逾三千名環境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以學術研討、成果對接、人才交流為紐帶,奏響兩岸生態文明共建的合作強音。
本屆論壇由福州大學、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主辦,深度契合黨的二十大精神與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生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提出的創新理念與實踐。論壇聚焦“雙碳”目標下的生態共治新路徑,致力於構建兩岸綠色低碳發展合作新模式,強化生態文明共建機制,為兩岸融合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開幕式由中華環保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謝玉紅主持。福州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吳明紅,福州市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市長張定鋒,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副所長鄭煜銘,台灣中山大學教授高志明分別緻辭,均強調兩岸環境治理理念相通、產業互補,呼籲以論壇為平台深化產學研合作,共享綠色發展機遇。隨後,大會公佈傑出貢獻獎、優秀分會主席獎獲獎名單,吳明紅院士、楊勇平校長等兩岸嘉賓共同上台啓動論壇,見證這一兩岸環保交流盛事。
主論壇上,業界大咖雲端線下聯動獻智。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文清遠程帶來《人工智能賦能大氣環境感知技術發展》報告,展現科技賦能環境治理的前沿趨勢;賀泓院士通過遠程連線分享《大氣霾化學研究進展》,為大氣污染防治提供科學參考;蘭州大學校長楊勇平圍繞“雙碳”背景下綜合能源系統發展趨勢展開深度闡釋;台灣大學特聘教授蔣本基以《集成創新自然解法、邁向淨零循環經濟》為題,分享兩岸共通的生態治理經驗。
論壇設置1個主旨報告、60余場分論壇,覆蓋大氣污染控制、水污染防治、固廢循環利用、土壤修復等多個核心領域。其中,“第十屆海峽兩岸城市環境青年研討會”與“2025研究生可持續發展論壇”備受關注,百餘位兩岸青年學者圍繞“為企業謀人才,為學生謀發展”理念交流成果,優秀論文將獲合作期刊優先推薦發表。清華大學、台灣大學等國內外知名高校,精湛檢驗科技等台灣環保企業積極參與,促成技術對接與人才互動,彰顯“兩岸一家親”的融合底色。
作為兩岸生態環保交流的重要橋梁,本屆論壇不僅搭建了學術成果共享平台,更呼應了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政策導向,推動兩岸在綠色產業、標準共通、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未來三天,與會嘉賓將持續圍繞生態共治、綠色轉型等議題深入研討,為兩岸綠色融合發展凝聚共識、貢獻智慧。
中國海峽新聞網 記者 楊惠茹 鄭凱綺 /福州市採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