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大陸漁村轉型這麼徹底,從‘看天吃飯’到‘數字掌舵’,連年輕人返鄉的活力都和台灣社區營造很像!”日前,台灣媒體青年小鄭隨走訪團走進福建東山澳角村,剛踏入這座三面環海、面積僅6.83平方公里的小漁村,便被碼頭上的熱鬧場景吸引——漁民們忙著將剛靠岸的漁獲分類稱重,主播舉著手機實時展示海蝦的鮮活,快遞車在旁等候,從“海捕”到“發貨”全程不超2小時。
“以前只聽說大陸漁村在變,親眼見了才知有多驚艷。”小鄭沿著漁港漫步,發現昔日“靠木船捕魚”的老舊圖景已煥新顏:媽祖文化公園裡,遊客跟著漁民體驗“祭海”民俗,香火與笑語交織;舊民居改造的特色民宿內,台灣遊客正和老闆討教海鮮烹飪技巧,木窗櫺外便是蔚藍海景;現代化養殖基地中,物聯網設備實時監測水溫與水質,徹底告別“靠經驗養殖”的舊模式。
“變化最大的是電商!”澳角村村委會工作人員的介紹讓小鄭格外關注。據瞭解,2016年村裡僅有零星幾家網店,如今電商、微商已突破120家,直播帶貨日均訂單超5000單,“澳角海鮮”通過物流網絡銷往全國。2024年全村社會總產值達17.5億元,村集體收入從2023年的173萬元增至248萬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2萬元。
讓小鄭倍感親切的,是澳角村年輕人返鄉創業的熱情。“有些村民放棄城市工作回村,把老房子改成‘漁村民宿’,還推出‘跟著漁民去捕魚’體驗項目,旺季房間要提前一個月訂!”小鄭與一位民宿創業者交流時,對方坦言“既能守著家,又能分享家鄉的美,很有成就感”,這番話讓他想起台灣社區營造中“扎根土地”的理念。
“從‘賣漁獲’到‘賣體驗’,從‘傳統捕撈’到‘數智養殖’,澳角村的‘靠海吃海’新模式,藏著兩岸鄉村發展的共通密碼。”走訪結束時,小鄭感慨道,回去後要把這裡的經驗分享給台灣漁村朋友,“說不定能找到合作機會,讓兩岸漁村一起把‘海洋文章’做得更精彩!”
衛視新聞中文台 記者 陳志成 張瀚中/福建漳州東山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