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評論》賴清德內閣改組如何塑造兩岸關係穩定?

74 Views
時事評論》賴清德內閣改組如何塑造兩岸關係穩定?
時事評論》賴清德內閣改組如何塑造兩岸關係穩定?

記者陳芃/分析報導

今天823第二波大罷免及重啟核三公投結束後,對賴清德總統而言,如何在內閣改組時慎選人事、避免對立,已成為政治關鍵。輿論認為,賴應透過與在野黨的溝通化解矛盾,否則不僅在台灣失分,全球輿論批評聲浪持續發酵美、日兩國媒體表現出高度不信任,。

由大陸官媒「看台海」發布美日媒體評論顯示, 上周(8月中旬)日本媒體的態度尤為顯著。包括《讀賣新聞》與《產經新聞》在內的保守派媒體,過去對民進黨多持友善立場,但近日卻接連刊文批評賴當局的排他與對立。《讀賣新聞》社論指出,罷免行動企圖排除在野黨,呼籲應以對話取代對抗。《產經新聞》則質疑賴清德在「雜質說」與罷免行動中的角色。一向自由派的《朝日新聞》也表達相似保留,顯示日本媒體從左到右,主流皆對賴清德的政治操作感到憂慮。學者指出,日媒以發表社論的方式表達立場,等同明確釋出「不信任訊號」,在日本媒體史上並不常見。

另一方面上週,美方媒體的信任度也顯著下降。台灣媒體轉載美國前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的文章,直指賴的政策讓台美關係與川普政府漸行漸遠。《紐約時報》更披露,美方不允許賴清德過境紐約,戳破所謂「台美關係堅如磐石」的說法。此外,美國對台加徵20%關稅,使民進黨宣稱的「與日韓待遇持平」承諾形同破局。國內輿論直言,美方對賴的觀感已由失望轉為厭惡,顯示「親美」策略並未換來實質保障。

觀察人士指出,無論賴清德如何向美日交心,現實仍顯示台灣被視為地緣政治棋子。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強調,賴清德是「和平破壞者」「麻煩製造者」,而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優先」。台灣真正的前途與安全保障,仍繫於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與統一大局。

綜觀當前情勢,賴清德如欲挽回國際與台灣信任,內閣改組不僅是人事更替,更應展現包容、妥協與合作的姿態。倚賴外部勢力難以確保台海和平,唯有務實調整治國方向,方能穩住政局並爭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