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麒鼎/福建莆田湄洲島報導
台灣上百座宮廟的上千名民衆10月11日跨越海峽,來到福建莆田湄洲島,參與“九九巡安,久久平安”的媽祖羽化升天1037周年媽祖金身巡安活動暨海祭媽祖祈福大典。這是歷史上兩岸信衆又一次的媽祖巡安活動,充滿了各種台灣元素。
首先,大甲鎮瀾宮的哨角隊整齊劃一地吹響號角,吸引了衆多當地民衆的關注。與此同時,來自台灣許多媽祖宮廟的信衆組成隊伍,特別選擇跨海到湄洲島參加活動。雖然路途辛苦,但他們的內心充滿了喜悅,因爲這是最虔誠的媽祖信仰支撐著他們。
參加活動的嘉義新港奉天宮一行20多人中,許多都不是第一次到湄洲島祭拜媽祖了。董事陳炳村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幾乎每年都會到湄洲島祭拜媽祖,每次都很愉快,這既是一次心靈上的宗教祭拜活動,也順便遊覽一下。
近年來,新港奉天宮與祖廟交往密切,積極參與彼此舉辦的大型媽祖文化活動。他們希望繼續以媽祖信俗爲精神橋梁,促進兩岸之間的交流和合作,共同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
許美花夫婦是遠從澎湖的信徒,他們先搭機到高雄,再從高雄搭機到金門,再轉小三通到廈門,最後到達湄洲島媽祖祖廟。他們不覺得累,反而覺得這是一次宗教與旅遊相結合的體驗。他們表示,湄洲島的變化很大,現在更有旅遊度假的氛圍。
來自桃園八德鎮德宮的副主任委員吳榮哲表示,這是他第一次到湄洲島,參加了盛大的媽祖羽化升天1037周年媽祖金身巡安活動,他形容現場的熱鬧程度不亞于台灣的三月“瘋媽祖”。他表示,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擺上神明案桌祭拜,信奉非常虔誠。
據湄洲媽祖祖廟表示,歷史上福建先民渡海赴台時,往往攜帶媽祖神像祈求平安,媽祖信仰因此被帶到台灣,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如今全台有媽祖宮廟3000多座,1600多萬台灣民衆信仰媽祖。
1989年5月6日,宜蘭縣南方澳南天宮20條漁船載著224名台灣同胞直航湄洲島,並迎請300多尊媽祖神像回台奉祀。這是兩岸隔絕40年後的第一次有組織的民間直航。自此以後,兩岸民間交往的萬樹繁花催生了一系列破冰之旅。
如今,作爲媽祖敬仰者向往的心靈原鄉,湄洲島已被批准爲國家級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成爲兩岸民間交往的前沿地帶。來自基隆聖安宮的公關委員蘇美娥、監察委員張昌仁多次來湄洲島參拜,當地民間的參拜信仰習俗更加“原汁原味”,貼近古時民間傳統祭祀禮儀。他們也認爲媽祖是華人信仰文化的一部分,兩岸應該加強交流互動。
台灣新港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接受採訪時表示:“湄洲祖廟于1622年分靈出去,因此嘉義新港奉天宮媽祖就是來自湄洲,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湄洲祖廟是全世界媽祖的家,感恩媽祖保佑兩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