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三明)林博會暨第三屆鄉村融合發展論壇開幕 三明續寫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

4.1k Views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三明)林博會暨第三屆鄉村融合發展論壇開幕 三明續寫兩岸融合發展新篇章

11 月 6 日至 10 日,第十九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第三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在三明市會議中心舉辦。作為全國唯一的海峽兩岸林業交流合作展會,林博會每年 11 月在三明舉行,至今已成功舉辦 18 屆。

本次活動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對台工作重要論述,圍繞落實中央關於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的意見,積極探索融合發展新路徑,助力三明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並主動融入福建省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工作大局,全面展示三明林業改革成果、兩岸融合成就和鄉村振興新貌。

一、活動亮點精彩紛呈

本次活動主題為「致力兩山轉化 聚力兩岸融合」。主辦方陣容強大,包括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經濟局、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等多個單位。協辦單位有中國林業產業聯合會、台灣世界客屬總會等,承辦單位則是三明市林業局、三明市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等相關部門。

主要活動豐富多樣。開幕式上,圍繞主題的創意展演令人矚目,國台辦、國家林草局等國家部委領導和台灣重要嘉賓出席致辭。竹木產業鏈暨閩台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專場招商活動亮點頻現,國際竹藤中心專家開展「以竹代塑」產業發展方向與對策主旨講演,還有省級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授牌儀式和全省林業產業及三明市竹木產業招商項目簽約。相關縣(市、區)也積極圍繞產業發展開展招商推介。

第三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在三明飯店舉辦,海峽兩岸客家文化研究專家、學者及客屬社團代表圍繞「創新兩岸客家文化交流 助力兩岸鄉村融合發展」主題,就弘揚客家文化、深化交流互鑒、推進融合發展深入研討,同時舉行鄉建鄉創、文旅康養等兩岸融合發展項目簽約儀式,開展兩岸客家文化精品線路推介和三明客家風情采風等活動。

第三屆運動與森林康養研討會邀請了中國林科院、中國林學會及台灣森林康養專家學者、業內代表人士和相關社團代表,共同交流研討森林康養產業發展,發佈《中國南方療(康)養基地建設標準》,還開展實地交流活動,促進兩岸森林康養服務水平提升。

展示展銷活動集中展示三明林業改革成果、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成果,以及兩岸現代林業合作、省內各地市林業改革發展成果、重點林業企業及其綠色生態產品,設有台灣商品、竹木文創、文旅康養等展區。

配套活動同樣精彩。在市藝術館舉辦的明台「三雅道」傳統文化交流活動,邀請台灣茶道、花道、香道等協會會員以及南投縣新住民文化發展協會、兩岸婚姻家庭代表等,通過多種形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在閩台(永安)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辦的 2024 海峽兩岸(永安)竹博會,兩岸林業工作代表、專家學者、企業協會等齊聚,交流「以竹代塑」新設備、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同時舉辦竹產品系列展銷、竹製品供採對接會、特色農副產品展等活動。在沙縣區舉辦的 2024 海峽兩岸(三明)應急消防技術交流研討會,聚焦兩岸融合發展目標和攜手應對自然災害,圍繞科技賦能消防救援等內容開展交流研討。

線上活動方面,在「e 三明」開設線上林博會專欄,作為宣傳報道主平台,發佈資訊和成果,開展各縣(市、區)特色產品直播,設置多個欄目全方位報道本屆林博會。

本次活動呈現出「七個新」特點。活動主題達到新高度,將林博會與鄉村融合發展論壇合併舉辦,彰顯三明在生態和融合發展方面的擔當。活動地點有新變化,三明市會議中心在今年 8 月成功舉辦全國生態日主會場活動,此次開幕式融合新技術,展示展銷採用內外館結合方式,充分展示生態產業和鄉村融合發展成果。兩岸融合實現新突破,邀請台灣嘉賓超 500 人創歷史新高,鄉村融合發展論壇圍繞客家文化交流,助力鄉村融合發展,突出三明對台交流亮點。兩山轉化取得新成效,在省林業局支持下,福建省林業生態展區全面展示全省林業改革發展成效和三明特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果,展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實踐。招商推介採用新形式,立足三明竹木產業優勢,新增專場招商推介活動,舉行授牌儀式,簽約重點項目,拓展「竹產業 + 智庫」模式,促進供需對接和行業交流。展示展銷凸顯新特色,布展分為四大區塊超 1.5 萬平方米,台灣展區展示豐富門類商品,三明展區呈現產業融合前沿成果,三明 11 個縣(市、區)搭建特色展館,擦亮「中國綠都」招牌。配套活動展現新看點,組織多項配套活動,尤其是永安竹博會,舉辦眾多精彩子活動,提升活動內涵和氛圍。

二、近三屆林博會成績斐然

2005 年 6 月,國家批准設立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林博會於每年 11 月 6 日至 9 日在三明舉辦,2007 年第三屆起升格為國家級專業展會,2013 年第九屆開始打造「天天林博會」,實現跨界融合,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提升。

2020 年第十六屆林博會,簽約項目 103 個、總投資 217.83 億元,參會參展嘉賓和客商 3218 人,開展多項活動。通過市縣聯辦、市場運作和現代技術,豐富展示展銷成果,實現森林食品和兩岸特色小吃銷售額可觀,線上參展企業眾多,直播帶貨產品豐富。

2022 年第十七屆林博會,落實簽約合同項目 71 項、總投資 117.5 億元,參會參展客商 3163 人、參展企業 503 家。布設多個展區展銷多種產品,同步開展訂貨貿易活動,通過情景劇演繹生態故事,舉辦直播活動,銷售額良好,還成功舉辦首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促進兩岸鄉村發展經驗交流。

2023 年第十八屆林博會,邀請 350 家企業參展、3206 位嘉賓客商參會。開幕式上台灣嘉賓積極參與,增進交流。設置三大展區,展示展銷產品銷售額高,策劃生成和落實簽約項目多,其中台外資項目也有一定數量。展會通過多種平台宣傳,受到廣泛關注,台灣媒體也進行了跟蹤報道,同時第二屆海峽兩岸(三明)鄉村融合發展論壇深入交流鄉村民宿相關內容,推動兩岸融合發展。

三、三明獨具魅力發展向好

三明地處福建西北部,總面積 2.3 萬平方公里,轄 1 市、2 區、8 縣,戶籍人口 284 萬人,常住人口 243 萬人,榮譽眾多。

三明是歷史厚重輝煌的紅色三明,全域為原中央蘇區範圍,是中央蘇區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革命戰爭年代眾多三明子弟為革命做出巨大貢獻,2021 年被列入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

三明是生態環境優越的綠色三明,是中國綠都、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水、土壤質量優良,旅遊資源豐富,礦產種類多,農產品品質優良,人均預期壽命長。

三明是文化積澱深厚的人文三明,是閩人之源、閩學之源、閩師之源、閩江之源和客家祖地,萬壽岩古人類遺址意義重大,朱熹等「閩學四賢」中的三位出生在此,還是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發源地。

三明是發展活力十足的創新三明,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是全國首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推廣基地、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同時作為老工業基地,主導產業轉型提質,新興產業發展強勁。2023 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 3007.10 億元、增長 1.8%,2024 年 1 – 6 月各項經濟指標也呈現良好增長態勢。

四、三明林業發展成績卓越

三明市自然概貌「八山一水一分田」,是重點林區、林改策源地和海峽兩岸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榮獲多項榮譽。

林業生態顏值高,森林面積、蓄積量等指標在全省名列前茅,濕地面積、自然保護地數量多,森林負氧離子濃度高,多次位居中國「綠都」綜合評價榜首。

林業治理成效好,全面推行林長制,設立眾多林長和生態護林員,建成大量國家標準化林業站且實現無人機配備全覆蓋,創新執法模式,榮獲國家相關激勵,相關會議在三明召開。

林業改革立標桿,開展多項試點,發行林票、林業碳票等創新做法全國推廣,舉辦高峰論壇,運營產權交易中心,相關案例在重要發佈會上展示,同時完成森林資源資產價值和生態服務價值測算,為「生態有價、有償使用」提供依據。

林業產業體量大,2018 年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千億,2023 年預計達 1284 億元,有多家林業類 A 股主板上市公司、多個中國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以及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林博會成為兩岸交流合作重要平台。

林業科研成果多,林業科技隊伍建設水平高,建有多個國家級、省級科技平台,實施多項市級以上林業科技項目,獲獎眾多,制修訂省地方標準,首創科技推廣服務舉措,林農滿意率高。

五、三明建設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成效顯著

作為大陸首個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三明通過實施現代農業、鄉建鄉創、基層共治、交流交往四大融合行動,推動明台鄉村融合發展。

在現代農業促融合方面,依託涉台農業平台,引進台資農業項目、新品種、新技術,培育推廣基地,發展生態茶產業,三明美人茶產量在海峽兩岸佔比較高。

鄉建鄉創促融合上,大力支持台灣鄉建鄉創團隊參與鄉村振興,引進多個台灣團隊為眾多鄉村提供服務,設立合作交流中心,探索新路徑,培育示範樣板。

基層共治促融合中,積極探索台胞參與基層治理新模式,借鑒台灣經驗推廣樂齡學堂模式,舉辦智庫論壇,支持台胞參與鄉村治理和養老服務,計劃擴大樂齡學堂覆蓋範圍。

交流交往促融合方面,依託優勢資源打造多個對台交流平台,實施重點交流項目,每年舉辦大量涉台交流活動,吸引眾多台胞前來參訪交流。此次林博會暨鄉村融合發展論壇的舉辦,必將進一步推動三明在海峽兩岸融合發展道路上邁出更堅實的步伐,為兩岸交流合作續寫新的輝煌。

中國海峽新聞網  衛視新聞中文台  記者 陳志成/福建三明市釆訪報道